好久沒有更新實驗,最近開了實體課程,所以比較忙碌,沒辦法定期更新,但之後會盡量一個禮拜能夠有一個影片出來!!
週日的實驗時間,帶孩子認識 物質的三態。 固體(solid) 液體(liquid) 和 氣體(gas)。所謂的三態是指"分子之間的距離"。例如, 固體的分子距離非常緊密,不輕易的改變形體,擁有自己的體積和形狀,堅硬一點的例如石頭,木頭。但是像是塑膠袋這些不管我們怎麼搓揉也都屬於固體。
而液體的分子距離則較為鬆散,所以會跟著外在容器而改變形狀。氣體則是距離最為大,所以沒有形狀和固定的體積。
這次的實驗會一次地觀察到氣體,液體,和固體的出現,材料如下圖所示(這次因為非常突然地被孩子們指定實驗,所以只好趕緊拿出現成的東西,想一個實驗給他們):
- 一個小型塑膠袋
- 發泡錠
- 大碗或是大盤子(可有可無)
- 蛋白一顆
- 20公克的水
- 小蘇打粉15公克
- 鐵湯匙用來壓扁發泡錠,影片中因未考量孩子們的力量我拿玻璃瓶
- 攪拌棒

接著在水杯裡面放入小蘇打粉跟約莫半顆蛋白均勻攪拌
攪拌完之後倒入壓碎成粉的發泡錠,靜置10-15秒之後再用攪拌棒攪拌來看看變化
此時會發現一開始冒泡的蛋白攪拌之後,蛋白凝固了!!!!!!!!!
原理說明
當我們把小蘇打粉跟發泡錠(citric acid檸檬酸)放入水中進行作用,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。二氧化碳氣體充斥在蛋白裡面因而冒泡。而攪拌之後因為又碰到酸性的水,蛋白質開始凝固。這種三態聚集的物質我們也可以稱做 colloid 膠體